7月9日,2019年鄂州市关爱留守流动儿童“彩虹行动”正式启动。本着“就近就便、安全第一”的原则,市妇联依托留守家庭服务中心、儿童之家等阵地,招募了184名志愿者,组成17支服务队,为810名留守流动儿童开展为期10天至30天的课业辅导、安全教育、兴趣培养、文体活动、心理疏导等服务活动,让留守流动儿童度过一个快乐、健康、安全的暑期。
一、广泛链接资源,招募志愿团队
为保证“彩虹行动”的顺利开展,市妇联从5月开始筹划,分别采取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动员返乡大学生、联系高校大学生志愿者、联合团委等四种形式保证服务团队人员的落实,确保活动有效开展。鄂城区妇联积极探索购买服务方式,以杜山镇路口村、汀祖镇丁祖村2个村为试点,拿出3万元购买鄂州嘉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服务,在培育壮大社会组织的同时,推动妇联组织服务职能向社会化、项目化转型升级,让妇联组织、“彩虹行动”团队和留守流动儿童并肩成长。华容区妇联整合资源,把妇联的“彩虹行动”和团委的“希望家园”结合在一起开展,共用共享大学生志愿者,利用学校和村委会的阵地同期开展大学生关爱留守流动儿童活动。临江乡妇联与高校志愿者建立了良好的回访制度,志愿者们在每年的5月、11月对“彩虹行动”的受益儿童进行回访。梁子湖区妇联多渠道链接服务团队,一方面保持与“彩虹行动”服务团队的密切联系,鼓励他们与服务村结成帮扶支教点,如华中农业大学志愿服务队自2014年参与“彩虹行动”后,与区妇联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将该区作为本校的帮扶支教点,每年暑期都来参与“彩虹行动”;另一方面,组织动员来自不同高校的15名梁子籍的在校大学生,利用暑假返乡的空闲时间,参与本地3个村的服务活动,一起点亮“彩虹行动”。
二、结合专业优势,开设特色课程
志愿者入点前,各区妇联以区为单位分别对志愿者进行安全教育和岗前培训,明确志愿服务内容,将儿童安全知识纳入必讲内容。每个服务点的志愿者,根据区域实际、儿童特点的不同,开展头脑风暴设计留守流动儿童的暑期课程。课程分别从安全教育、兴趣课堂、生活教育、知识普及和亲子教育几个方面展开设计,希望提高留守流动儿童的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培养兴趣,拓展视野,普及生活常识,提高独立思考以及自理的能力。城市社区也充分发挥儿童快乐家园、社区家庭服务中心、儿童之家、四点半课堂等阵地功能,暑期分别开展安全自护教育、抗逆力提升拓展等等一系列为儿童及家庭量身定制的活动,为留守流动儿童架起关爱桥梁。
三、立足当地实际,开展调研活动
在开展课堂服务之余,志愿者还会去留守流动儿童家庭进行家访,深入探访留守流动儿童的家庭基本情况以及教育情况,了解各个年龄阶段不同儿童在家里的学习生活情况。因为家访,志愿者和家长的心更近了。今年,志愿者就我省家庭教育立法对留守流动儿童进行部分入户访谈,接触了留守流动儿童、监护人、老师、村干部以及普通村民等各类人群,详细了解了留守流动儿童生活现状、家庭对儿童的影响。“彩虹行动”在给留守流动儿童带去关爱的同时,也帮助志愿者增进对社会的了解。每位参与的志愿者都在总结中提到,参加“彩虹行动”,有付出有收获,很有意义。
“彩虹行动”是湖北省妇联统一部署的专为服务留守流动儿童的关爱活动,关爱帮扶非一日之功,为推动“彩虹行动”发挥实效,市妇联已持续五年开展该项活动。今年,市妇联拨付3.5万元的专款用于“彩虹行动”的开展,在活动期间,党组成员分别深入村组走访慰问活动服务团队;各级妇联精心选择活动场所,贴心安排志愿者的食宿,多次到活动点看望志愿者,送去慰问和感谢;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形成关爱留守流动儿童工作整体合力,共同守候留守流动儿童心中那道美丽的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