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前沿

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公益慈善事业的三大影响

来自: 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时间:2020-12-31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描绘了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发展蓝图,对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基于此,12月10日,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以线上形式举办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与公益慈善发展”专题分享会,深入交流了《建议》对基金会行业的启示。本文为作者结合《建议》全文、《建议》辅导读本等资料,关于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个人学习体会,依据线上分享的内容,整理成文。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作者:史成斌  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总监 

   

2020年10月底召开的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建议》内容含金量极高,将深刻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学习其中的要义,对各行各业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公益慈善,不仅是扶贫济困、助残助孤的事业,更是实现人的现代化和人的全面解放的事业。为这份事业奋斗的我们,应当跳出思维惯性的藩篱,将自身摆到政治、经济、社会的制度大环境中,重新审视我们的价值,找准我们的定位,看清我们的道路,迈向我们的目标。

  

  

  

 

 

 

 

 

 

  

当前制约基金会行业初次分配的两项规定,即“基金会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和行政办公支出不得超过当年总支出的10%”以及“工作人员平均工资薪金水平不得超过税务登记所在地的地市级(含地市级)以上地区的同行业同类组织平均工资水平的两倍”,与《建议》重申的“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以及“健全各类生产要素由市场决定报酬的机制”等精神,是明显不相符的。对此,我们要有底气站出来不断呼吁和争取。

 

  

 

 

 

 

 

 

 

 

 

 

三、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进程中,实现公益慈善的应有使命

对于公益慈善来说,《建议》中最值得期待的一点,莫过于“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作为2035年远景目标的重要内容,这是一个清晰的令人振奋的信号。

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就是支持贫困群体脱离贫困、进入低收入群体,支持低收入群体进入中等收入群体。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脱贫攻坚作为重中之重,全力支持贫困线以下的人口逐步脱离绝对贫困,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到2020年底基本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这本身就是一项十分了不起的推动共同富裕的扎实之举。

在这一阶段性任务完成后,我们国家的基尼系数仍然超出0.4的国际警戒线,还有6亿人口人均月收入仅千元人民币。未来,巩固脱离绝对贫困的成果,持续缓解相对贫困,全党全国的工作重心放到支持低收入群体进入中等收入群体,公益慈善事业大有可为!

其次,对低收入群体的关注和支持力度将加大。《建议》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其中一项指标是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这个“显著扩大”从哪里来?

《建议》辅导读本里提到,目前我国低收入群体占全国总人口的70%以上,低收入人员越来越多地上升到中等收入群体里,就能大幅拉动我国人民收入水平的提升。我国中等收入群体人数虽然已达到4亿以上、占总人口的30%,但由于中等收入群体工资性收入占比较高,在经济下行或退休后收入减少,而住房、教育、医疗等支出快速上涨时,不少人员或家庭很容易滑出中等收入群体、跌入低收入群体之中。

所以,一方面要通过强化住房、教育、医疗等保障,稳住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另一方面要全力以赴支持低收入人员进入中等收入群体。未来,中等收入群体达到8亿以上、占总人口的60%以上,才能真正形成理想的橄榄型分配结构。

1978年,我国人均GDP约230美元,是当时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到2007年,人均GDP提高到2600美元,仍处于世界中低收入水平;到2019年,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步入世界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按照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远景目标,2035年我国人均GDP将达到2万美元。蛋糕越做越大,分配将是重大考验。

我们公益慈善和收入分配结构息息相关。总的思路是以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企业家、高管为代表的高收入群体,或者说一些先富起来的群体,将成为公益慈善的领军人;规模可观的中等收入群体或者说中产阶级,将成为公益慈善的主力军;目前规模最大的低收入群体,将成为公益慈善的重点服务对象和直接受益人。

随着先富人群、中产阶级和低收入群体这三股力量的结构优化,慈善政策和税收政策等激励机制更为合理,公益慈善也将不断走向真正的现代化。

 

再者,以企业家为代表的先富人群将发挥更大的“带后富”作用。使GDP增长不可持续的“中等收入陷阱”风险,已经迫使我们改变经济建设观念。我们国家现代化建设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十八大以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政策导向,彻底扭转了“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观念。同理,在经济和社会建设方面,“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成果显而易见,而“带动和帮助其他地区、其他的人,逐步达到共同富裕”的短板则十分明显。

 

新经济带来新公益。企业家走好“先富带后富”之路,首先要走新经济之路,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不以制造社会问题为手段。前不久北京的一场研讨会上,艾路明再次介绍了阿拉善SEE协会一家绿色节能钢铁厂会员企业——德龙钢铁收购巨头渤海钢铁的案例。事实证明,环境友好、社会友好的企业越来越吃香。

 

企业家走好“先富带后富”之路,还要走新公益之路,而新公益是超越慈善捐赠的。用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高云龙的话,企业家要在推动形成科学合理的一、二、三次分配上发挥好作用,做到三个“富起来”:一是办好企业,做大蛋糕,让国家富起来;二是优化分配,让利员工,让员工富起来;三是热心公益,回报社会,让社会富起来。

 

言而总之,共同富裕不是一部分人的责任,它和社会治理一样,是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没有低收入群体的自立自强,“后富”是带不起来的。

 

 

 

 

 

 

 

 

 

 

 

 

 

共产党员几乎存在于各个政府组织、企业组织和社会组织。作为同心圆结构,外圈的轮必然受到内圈的轴的影响,而基层党组织就是内圈的轴,党中央就是中心的核。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何时能够到达,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同心圆的结构和动能,车轮结构逐渐改良优化,动力将会更足。

 

外圈的结构很重要,改革开放以来,外圈结构不断优化。首先是经济组织的自主空间越来越大,市场主体的数量越来越多,并且大量创造社会财富和吸纳就业人口。其次是社会组织的空间也逐渐变大。但由于党和政府的基本路线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社会领域的自主空间受限很多,受到政治组织和经济组织的双重压力。

 

从政府管制、社会管控,到社会管理,再到社会治理,随着中央政策表述的积极变化,对于“结社自由”的问题,在释放社会组织自主空间的跷跷板上,防止波涛汹涌的考虑,明显要多于避免一潭死水的考量。

 

如今规制社会组织的一些政策,限制性的内容较多或不太合理。这其实不难理解,因为十八大以来,党的文件很清楚,中央有关部门制定和实施一系列清理、规范和支持社会组织发展的办法。从治理逻辑来说,确实是先清理规范,而后再支持。

 

我们国家仍然是一个转型中的国家,好多政策掣肘要在持续转型和深化改革中来加以解决。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开展,对党而言,是确保社会组织沿着正确方向发展,对社会组织而言,也是深化改革、积累信任的必要之举。

 

说到底,要在坚持党的领导与社会组织依法自治相统一的基础上,推动党和政府加快改革制约社会组织发展的体制机制。

 

在我看来,基金会既要关注它的“基金”的金融属性,关心用钱生更多的钱,还要关注它的组织的公益属性,关心这些“基金”具体能做什么。在一定程度上,发达国家一些大型基金会的CEO年薪比大型企业CEO还要高,不是没有道理的。

 

倘若基金会只关注公益属性,它与社会服务机构有何区别?与事业单位有何区别?与志愿服务组织有何区别?

 

我最后的观点是,基金会是高收入群体“先富带后富”的重要载体,也是中等收入群体累积社会资本的重要途径,更是公益慈善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对于党和国家来说,基金会行业是充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关键抓手;而关键中的关键在于,能否在确保其公益属性的前提下,释放它的金融属性。

 
习近平总书记早在2006年浙江省委书记任内就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中指出,“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经济越是发展,创造财富的手段就越是依赖于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环保等社会事业的发展,财富的表现形式就越是体现于知识产权、品牌、价值观等社会资本的积累,最终也都体现于人的发展。因此,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乃至更长远的历史时期,社会发展将被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站在2020年末的新起点上,我们有理由对中国未来十五年的公益慈善道路保持高度的信心。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

2、《〈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

3、《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

4、《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5、习近平 著:《之江新语》,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6、张春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实施情况的报告》,2020年10月15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上。

7、高云龙:《新征程民营企业大有可为》,2020年11月28日在第二届新时代民营企业党建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

8、詹成付:《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部署 提高基层治理水平》,《社会治理》2020年第11期。

9、项飙:《中国现代公益价值与公共精神》,2020年11月22日在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2020年会上的分享。

 

 

 

 

 

<section powered-by="xiumi.us"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color: rgb(51, 51, 51); font-family: -apple-system-font, BlinkMacSystemFont, " helvetica="" neue",="" "pingfang="" sc",="" "hiragino="" sans="" gb",="" "microsoft="" yahei="" ui",="" yahei",="" arial,="" sans-serif;="" font-size:="" 16px;="" letter-spacing:="" 0.544px;="" text-align:="" justify;=""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 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发布时间:2020-12-31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