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实施《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和国家发改委等23部门《关于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落实《湖北省儿童发展规划(2021-2030年)》和《关于建设湖北省儿童友好城市的实施意见》,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结合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的要求,今年以来,湖北省妇儿工委办公室在全省推进儿童友好社区空间微改造工作,以社区空间微改造的小切口,推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大作为。近期,湖北e家庭将陆续展示各地儿童友好社区微改造案例。
武汉市蔡甸区中法生态城同济社区于2019年1月成立,辖区面积0.8平方公里,总户数6000余户。同济社区从儿童活动参与、儿童空间营造和儿童友好服务三个方面打造富有特色的儿童友好社区,营造充满童趣的儿童友好氛围。
▲同济社区十五分钟生活圈
一、我是小小建筑师
炎热的暑假中,最受大家欢迎的是 “我是小小建筑师”DIY活动。活动旨在传播中国建筑文化,通过自己动手DIY了解中国建筑的魅力,激发少年儿童学习建筑知识的兴趣。
▲“我是小小建筑师”宣传海报
活动现场,小小志愿者们自己动手,根据建筑的结构、外观特点等要素进行逐步组装。不到半小时,一个个立体的建筑模型就栩栩如生呈现在眼前。
▲小朋友们正在专注地进行建筑模型拼接
二、营造主题鲜明的儿童活动空间
社区内有多处室内和户外的儿童活动空间,每处儿童设施各有特色。老幼共享的室内活动空间
室内空间集中在居委会二层和院内的“文明实践小火车”内。柔和且丰富的色彩和形态俏皮的陈设,使整体环境对儿童有着较强的吸引力。同时,儿童活动空间与老年活动空间、妇女活动空间共处于一层,相互开敞相连,增强了隔代的沟通交流。
“文明实践小火车”的外观
党群服务中心
青少年空间
“文明实践小火车”
内部空间
新奇有趣的户外空间
社区广场中心的儿童活动空间,设置了儿童滑梯、爬架等互动设施,是儿童的主要户外活动场所,利用率较高,周边放置了许多可爱的小动物装置,构建了独立的儿童活动场地。
▲社区广场中心的儿童活动空间
▲儿童卡通装置
五期小区内的室外活动场地内,设施种类丰富,空间充足,铺装充满童趣。儿童活动场地与老年人的健身器材相邻,便于老人在锻炼的同时看护儿童的户外活动。
▲五期室外儿童活动场地
单元架空层的半室外活动空间,是下雨时的户外活动补充空间,有儿童活动设施,外墙上装点有社区儿童卡通画作品。
▲单元架空层的半室外活动空间
五期架空层的半室外空间,是最具特色的儿童活动场所。它以“流浪星球”为主题,整体采用蓝色色调,航空主题的墙绘使空间充满童趣。墙角采用了圆弧状的设计,保障儿童活动安全,设施也较为新颖完善,对于儿童的吸引力较高。
▲五期架空层“流浪星球”主题半室外空间
三、引导儿童参与
共建绿色社区
为建设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同济社区组织了“烟头不落地,社区更美丽”的绿色环保活动和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建立了“小小志愿者”儿童志愿队,推行“烟头换绿植”志愿活动,积极培养孩子们的志愿服务精神和绿色环保意识。
▲儿童参与“烟头换绿植”志愿活动
在垃圾分类宣教馆里,社区组织宣讲员为参观的小朋友及居民讲解垃圾分类的意义、分类投放的方式以及分类收集、运输、处理的全过程。宣教馆作为垃圾分类教学阵地,通过开展志愿活动,营造了垃圾分类的学习氛围,让儿童在社区内就能了解垃圾分类知识。
▲垃圾分类宣教馆-日常废旧物品制作活动
同时,同济社区向适龄儿童发出了“文明同行”倡议,开展了“创意涂鸦,文明同行”活动,号召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加入志愿服务队伍,共践“武汉以我为荣,蔡甸因我而美”文明承诺。
▲“创意涂鸦,文明同行”活动现场
端午节香包制作
为了迎接中华传统节日“端午节”的到来,社区举办了传统手工香包制作活动。小朋友们在活动中了解了中华传统节日的由来,学习了传统文化习俗,提升了儿童的动手、动脑和协调能力,让他们在活动中感受到协作分工、共同完成作品的成就感。
▲党群服务中心——“六一”端午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