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下午,由湖北省妇联、省文明办主办,极目新闻承办的2023年“荆楚最美家庭”揭晓仪式在楚天会堂举行。省妇联主席邓长青、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蔡静峰、省妇联副主席张莉君,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副总编辑、极目新闻总编辑周芳,省妇联二级巡视员申军青、省纪委监委驻省总工会纪检监察组副组长汤永红出席活动并为最美家庭颁奖。
寻找“荆楚最美家庭”活动连续开展了10年,已成为湖北省家庭文明建设的特色品牌。省妇联、省文明办以寻找“荆楚最美家庭”活动为抓手,引导全省广大家庭建设好家庭、涵养好家教、传承好家风,用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带动荆楚大地好民风。
一个先进典型就是一面旗帜,一户最美家庭就是一个标杆。今年5月15日国际家庭日,2023年寻找推荐“荆楚最美家庭”活动正式启动,在全省掀起了寻找“最美”、发现“最美”、争做“最美”的热潮,涌现了一批在各行各业践行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的家庭典型,他们立足岗位建新功、弘扬美德传家风、奉献社会献爱心、崇德向善作表率。9月,2023年“荆楚最美家庭”名单出炉,武汉胡永鹏家庭等30户家庭榜上有名。
揭晓仪式上,随州李明海家庭、襄阳闵洪艳家庭、宜昌刘光菊家庭、恩施黄休林家庭代表,分享了其爱党爱国、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家风故事。
李明海家庭
一生军人魂,一脉家国情
他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他做过护林员、仓库保管员、生产队长;他一生获得荣誉无数,他就是随州市新街镇墩子湾六组的李明海老人。“勤俭持家,忠孝诚雅”的家风在他家庭里赓续绵延,写就了中国军人的铮铮铁骨,一代农人艰苦朴素的华丽篇章。“抗战老兵精神常在,红色家风代代相传。”他曾在淮海战役中荣立三等功,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荣立二等功,他始终保持着劳动者的朴实本色,再困难也不向国家伸手,他的精神品质深深地影响着李家的子孙,全家人热爱家乡、自立自强、乐善好施。
闵洪艳家庭
共同缔造,幸福生活
在中国最美休闲乡村襄阳市谷城县五山镇堰河村,闵洪艳家庭人人夸赞,他们夫妻互助、父慈子孝、热心助人、邻里和睦,更重要的是他们一家人大公无私,从不计较家庭得失,将全部身心投入到堰河村发展建设中,带领群众走向共同富裕。九十年代,堰河村还是一个一穷二白的偏远山村,群众生活困难。闵洪艳1992年开始担任堰河村党组织书记,从那时起,闵洪艳想的就是要让堰河的老百姓过上好日子。闵洪艳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做出了很多成绩、在带领群众共奔致富路上付出了很多艰辛,他说成绩和荣誉的背后,有个坚强的后盾,那就是家庭。
刘光菊家庭
琴瑟和鸣,芳华共筑
刘光菊是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资丘民族文化馆馆长、资丘镇妇联兼职副主席,她坚守深山33年,用心守护传承非遗文化。在刘光菊的带领下,资丘共发展4000多名各类民间艺人、7000多名民族文化“小传人”、67支民间艺术团,让土家民族文化走出武陵山区,走向全国。她被当地百姓亲切地称为“文化愚公”。她的丈夫黄文胜,是一个“上得厅堂 下得厨房”的大丈夫,洗衣、做饭,帮妻子拍视频、收集资料、整理文稿都成了他份内的事,外人都戏称他是文化馆的编外员工,也正是因为有了家庭的帮助和支持,刘光菊才能在呵护非遗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黄休林家庭
润物无声,科学教子
黄休林是来凤县民族小学教师,他和妻子言传身教、以德育人,培养出了三个学霸孩子:一个是中国人民大学的博士、另外两个是北京大学的硕士。女儿们勤俭节约,从不铺张浪费,高中期间,每人每月只要500元生活费,5套校服伴随高中三年。孩子上大学后,夫妻俩没有放松对女儿们的教育,孩子们学习成绩名列前茅,思想上追求进步,在有着26年党龄的父亲的教育和影响下,3个女儿都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黄休林常说:“国家培养了你们,学成以后必须报效国家”。
今年9月,我省评出了100户“荆楚书香家庭”,家庭是最基础的阅读推广新阵地,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已成为荆楚大地浓郁的社会风尚。崇阳县实验小学的叶佳宜、汪晨宇两名同学现场朗诵配乐诗《读中国》,展示了家庭亲子阅读的魅力和力量。
Copyright ©2007-2024 湖北妇女网
www.hbwomen.gov.cn
鄂ICP备19006799号
|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269号
主办: 湖北省妇女联合会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洪山路10号洪山大厦A座 邮编:430071 技术支持:荆楚网